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
您当前位置是: 首页» 基地建设»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自评报告(2014-2016)

  

  一、研究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一)研究基地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定位、发展建设目标、稳定性分析

  1.研究领域与方向

  基地有三个研究领域:北京建筑文化特色与功能研究、建筑伦理与空间哲学研究、北京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每个研究领域又有若干研究方向。

  建筑伦理与城市空间哲学研究方向:建筑、规划、工程活动的价值取向与公共政策、城市空间问题的哲学分析、西方建筑思潮的伦理分析、澳大利亚城市建筑群多元性研究、澳大利亚移民区与唐人街建筑文化伦理研究等方向;

      (2)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批判理论与北京城乡建设研究方向:北京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及功能;北京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建筑文化特色;北京城市公共建筑物和公共空间研究等;

      (3)北京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建筑文化特色研究方向:北京城市建筑遗产的类型与特征、北京城市建筑遗产的文化功能评价、北京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再利用等方向。

      2.定位与目标

      (1)研究方向定位

      以“三个平台”建设为基地总体定位。即:北京建筑文化、建筑伦理和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政策研究的交流与社会服务平台;建筑文化领域交叉学科研究、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普及建筑文化知识的科普平台。

      发展建设目标

        以服务决策为导向,围绕首都发展战略,以科研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服务为重点内容,提高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成为建筑文化研究领域的专业智库。

        以“服务北京文化建设与发展”为宗旨,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形成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平台和高水平智库;结合北京市治理“城市病”和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大问题,打造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以“传承北京建筑文化,凝练北京历史记忆”为目标,形成高水平的建筑文化数据、信息和服务平台。

        3.稳定性分析

        基地依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北京市共建高校、北京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北京建筑大学进行项目建设,有比较稳定的学科支撑和较为专业的科研力量。基地发展目标明确,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符合北京市社会发展需求,在基地第二个建设期内,完成了既定的发展规划,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研究基地组织机构状况、学术委员会作用发挥、科研力量配备以及研究基地以外有关科研力量的整合利用情况

        1.研究基地组织机构健全

        基地设有工作委员会,高春花教授担任主任。该委员会负责管理基地的日常行政工作,制定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基地工作计划,组织并开展基地各类活动。基地工作委员会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基地设有学术委员会,由首席专家李先逵教授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由主任召集和主持,或由主任委托副主任主持。基地学术委员会每一年至少召开2次以上。

        2.学术委员会发挥重要作用

        学术委员会负责研究、审议基地的发展规划和科研计划;评审、推荐校级以上科研项目;评审基地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中期检查、结项审核;评审、推荐基地科研项目的成果奖励;基地学术会议论文集等学术出版物的筛选、审稿、统稿,评议;推荐国内外学术组织的任职人选;审议基地其他学术工作重大事项。在第二个建设期内,共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10余次,学术委员会高度关注基地战略规划的制定,切实保障基地建设研究领域固定、研究方向稳定,保障课题立项有较高水准以及研究成果的质量。在基地学术方向引领和科研水平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基地研究力量较强

        拥有一支由五个学院、六个一级学科综合而成的研究力量,在原有3个北京市优秀科研团队“城市保护发展与城市更新设计”、“建筑伦理学”、“北京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与实施保障机制”的基础上,2015年新组建5个研究所:“建筑伦理研究所”“空间哲学研究所”“革命纪念建筑物保护政策研究所”“中西建筑设计文化比较研究所”“建筑法律与城市管理研究所”等。目前,各研究所在组建团队、申报项目、开展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积极争取国外研究力量

        与一批国外大学的建筑学学科、城市规划学科、设计学学科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目前,主要合作的科研力量包括:美国堪萨斯大学、美国奥本大学、澳大利具体亚墨尔本大学、南澳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弗林德斯大学、墨西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三)研究基地承担国家项目、市社科规划项目、研究基地自设项目以及承担其它项目情况

        2014年至2016年,基地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6项。

        (四)开展学术活动与学术交流情况

        3年来,基地共举办学术会议9次。其中,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3次。基地成员参加学术会议66人次,其中,国际会议有9人次,国内会议56人次。

        (五)科研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情况

        1.队伍建设情况

        基地有研究人员64人,其中,专职研究人员2名,外籍兼职研究人员4名。形成了理工管法艺等学科结构合理,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合理的一支科研队伍。

        2.学科发展情况

        (1)基地有力地支撑了“建筑伦理与美学设计”硕士点和“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博士(后)点的建设工作。

        (2)基地“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批判理论与北京城乡建设”研究方向,有力地支撑了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哲学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3.人才培养情况

        基地共培养20名研究生,其中1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优秀毕业论文奖。学生就业状况良好。

        (六)科研信息数据平台建设、网站建设情况

        基地搭建了专业数据库和案例库,包括“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数字故宫)、古建修复规划数据库、“北京地图”等特色资源包等。同时,承担北京特色教育资源库的平台建设。2014年,秦红岭教授主持完成了北京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北京古都文化历程”建设工作。

        基地建成“北京建筑文化基地”网站与微信公众平台,专人负责信息采集、编辑加工和更新维护工作。这两个信息平台在基地管理、展示成果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

        (七)研究基地合作单位的协作状况

        1.承接研究任务

        2014年至2016年,基地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国家文物局等部委,中国建筑学会、中国伦理学会、北京伦理学会等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中国建设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共计11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组织科研力量积极申报上述单位设立的科研课题,完成科研任务。

        2.联合举办会议

        基地连续6年与中国伦理学会联合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参会人数800余名,出版学术论文集6部。目前,基地学术年会成为国内知名的学术活动品牌。

        3.促进国际交流

        基地与欧洲建筑师协会,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多所大学建立的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批国际著名的建筑师也加入了基地的科研行列,成为基地客座研究人员。

        (八)研究基地开展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

        1.为政府管理建言献策

        秦红岭教授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就北京城市规划、住房建设、公共交通、社区治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大望桥至燕郊间增加公交车次”、“抑制高档别墅,实现城市住房的公平化”、“解决北京至京津冀之间断头路问题”、“构建北京地区主题性抗战纪念建筑遗产线路”等4项议案,得到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北京电视台》对此曾进行过报道和专访。有的议案在政府决策中得到体现。

        2.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基地成员张大玉教授、高岩教授等承担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旧城区城市设计项目”,开展了对通州老城区的城市设计、交通整治、海绵城市、燃灯佛舍利塔、景观文化特点等相关研究。受到通州区委、区政府的一致好评。

        3.服务北京城市规划设计

        基地成员李俊奇教授、李颖副教授及其团队近年从事“海绵城市”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主持的《新型村镇雨污水生态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实用装备》、《北京城镇化生态承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北京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对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4.传播建筑文化

        2015年至2016年,基地主要成员武烜副教授等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外语广播频道,开设“美国城市文化”与“澳大利亚城市文化”栏目,作专题现场直播讲座20余次,为人文北京建设做出贡献。2016年9月,基地主要成员张溢木副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出席“2016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并作主会场发言。

        (九)研究基地的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市教委、市财政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文件和学校有关科研项目、经费、资产、人员等各方面的管理规定。同时,为加强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制定了《基地章程》、《基地工作管理办法》、《基地会议制度》、《基地课题招标办法》、《基地科研资助办法》、《基地科研成果署名及奖励》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基地工作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严格执行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将基地的所有项目按照来源类别分类,所有项目都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和要求,实行中期检查和结题审核制度。所有项目的经费使用,都严格按照上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实行统一验收、登记、归档、保管,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研究基地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情况

        (一)在研究基地所处的研究领域内科研创新方面开展了哪些重要问题研究,取得了哪些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筑伦理的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

        

        2.北京社科规划办特别委托项目:北京历史文化魅力走廊—“中轴线与朝阜路”文化内涵挖掘与传播利用研究

        3.北京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古都风貌保护对策研究

        4.基地自设项目:北京什刹海水文化研究

        (二)在所处的研究领域内科研工作的深入性、拓展性、可持续性取得怎样的进展。

        1.基地研究呈现深入性特征

        基地围绕三个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在建筑伦理和城市空间等研究方面更加深入,研究更具系统性,以上研究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

        2.基地研究范围有所拓展

        在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进行延展,获得两项北京市社科规划特别委托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

        3.基地研究具有可持续性

        (三)在所处的研究领域内从研究基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转化和智力支持的角度看,科研的辐射性包括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决策咨询的作用发挥的如何。

        1.科研成果直接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基地研究人员秦红岭教授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先后提出“关于构建北京地区主题性抗战纪念建筑遗产线路的建议”和“关于尽快出台《北京市街道设计导则》的建议”等议案,直接被北京市人大提案工作委员会报送市领导审阅。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曾专门召开专题研讨会,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对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史教育,以及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产生了积极效果。

        2.科研成果直接为学术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资源支持

        (四)对本研究领域产生的重大学术影响

        1.学术水平较高的科研项目

        基地共获得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2项省部级项目和12项厅局级项目,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

        2.交叉学科建设有突破

        基地融合多个学科力量,搭建学科平台。目前,硕士点已有“设计伦理学与美学理论”与“中外设计学比较”两个研究方向,招收研究生6届,培养学生20人。

        3.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术带头人有张大玉、秦红玲、高春花、孙希磊、张忠国等,分别带领“建筑伦理学”“北京城市规划创新”“城市文化空间”三个学术创新团队,基地凝聚了来自不同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以团队为载体,拿大项目,出大成果。

        4.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以项目为龙头,以科研促教学,带动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博士点(和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设计伦理学与美学方向”与“社会工作专业”两个硕士点的基础上,2015年6月,获批“中外设计学比较”硕士点,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后)“三位一体”、学科相对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五)研究基地以科研为核心,对科研服务社会和企业的引领作用发挥的情况

        1.服务于人文北京建设

        秦红岭、高春花教授针对建筑伦理和城市空间公平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支持,在相关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秦红岭教授近3年来,在著名《瞭望》等报刊上连续发表10余篇文章,在社会上产生很好反响,对首都城市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服务于建筑文化传播

        (1)开设网络课程。秦红岭教授的视频公开课“建筑与伦理”从广义的建筑伦理视角探讨人类建筑文化,引领大学生认识建筑与伦理问题,在国内反响强烈。   (2)进行文化普及。基地与冬奥会奥组委“普通市民讲英语”委员会、北京市团结湖街道办事处合作,开展普通市民用外语介绍北京建筑文化特色提供英语语言培训和礼仪服务。

        3. 服务于大学课堂

        基地与北京建筑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联合推出彰显基地研究特色的通识课程,例如,《建筑与伦理》、《北京历史变迁》、《智慧城市》、《澳大利亚城市文化》。

        三、以研究项目带动研究基地平台建设情况

        (一)从3年以来基地研究项目实施情况对研究基地定位和建设目标实现的自我评价分析

        基地以中观、微观层次的调查研究为重点,立足北京城市建设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积极开展北京建筑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综合研究和应用研究,定位准确,符合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总体需要,目标已经实现。

        (二)对所在研究领域研究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发挥作用情况自我评价

        1.整合校内资源

        基地打破院系与专业分割,整合建筑学院、环能学院、经管学院、测绘学院等科研力量,于2015年7月20日成立建筑伦理研究所、空间哲学研究所、革命纪念建筑物保护政策研究所、中西建筑设计文化比较研究所、建筑法律与城市管理研究所,细化研究任务,优化研究力量。

        2.争取国内外资源

        基地对外争取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等研究力量、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国际建筑设计机构的研究力量相互合作。2014年至2016年,基地取得的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得以提升。从小项目起步,积攒力量,逐渐孵化大项目,成果显著。

        (三)研究基地建设在本研究领域中地位作用的自我评价(学术领域、决策咨询、信息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

        1.在学术领域方面

        随着北京城市空间、北京建筑文化、北京建筑伦理、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国际建筑文化与城市空间理论前沿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等方面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和良好拓展性、延续性的研究成果发表,以及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陆续开展,研究水平在2014年至2016年有了大幅度提升,在城市与建筑文化研究领域的地位与作用正在进一步提升。

        2.在决策咨询方面

        基地以“立足城市发展实际、研究建筑文化特色、服务北京城市发展”为宗旨,以建筑伦理学、建筑文化、城市空间、文化遗产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北京城市文化发展的应用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辐射,在为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

        3.在人才培养方面

        基地注重人才培养,从国内外引进和培养出一批科研骨干人才,担负研究团队的重要任务,效果良好。  

        四、研究基地经费使用投入产出绩效分析

        (一)研究基地平台条件建设经费投入对实际应用的作用发挥情况分析

        (二)研究基地科研经费(研究项目经费)投入和使用与研究基地科研成果产出的绩效分析

        (三)研究基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科研所产生的效益情况分析

         五、研究基地取得的突出成绩与经验

        (一)研究基地建设的特色和成绩

        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始终遵循“一个中心”、“个强化”、“三个保障”、“四个注重”,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一个中心”,以服务北京文化之都建设,提升北京文化“软实力”为基地中心任务;

        “二个强化”,强化“服务决策”和“应用成果”;

        “三个保障”,即体制、机制、政策的保障;

        “四个注重”:一是“注重问题”,即以问题意识为先导,以治理北京“城市病”为切入点,寻找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争取大项目,获得大成果。二是“注重交叉”,即注重校内外研究力量和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催生新的学科支撑点,如建筑法学、空间哲学、设计伦理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三是“注重整合”,即注重人员整合、学科整合和项目整合,创新务实高效。四是注重创新。包括研究创新、成果创新、人才创新。

        (二)典型经验

        1.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基地整合了校内五个学院六个学科的资源,加强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以及美国堪萨斯大学、美国奥本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南澳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弗林德斯大学、墨西哥大学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协作,形成交叉学科研究,科研与应用相结合,注重成果积累和转化。

        2.借助优势,互利共赢

        基地借助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传统优势资源,结合行业特点,整合伦理学、哲学、法学、管理学、语言学、外国语言文学等新型资源,形成建筑文化、建筑伦理、建筑遗产保护和跨文化研究等交叉学科和研究团队,有机嫁接,实现多赢。

        

        六、研究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一)目前研究基地科研平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成果获奖数量不多,影响力尚有不足

        2.研究成果运用不够,转化力度尚有不足

        3.科研管理规范性不够,管理精细化有待加强

        (二)进一步搞好研究基地平台建设的设计和对策

        1.不断拓展研究新视野,努力推进学科建设和科研方法创新,通过积极申报高水平研究项目,提高基地研究水平。

        2.进一步改善科研条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意识,推动研究成果向政府、社会及教学转化,提升基地研究质量和效益。

        3.不断提高基地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探索实施痕迹化管理,注重基地成果加署基地名称意识,要求基地老师在基地相关研究报告、出版专著以及专利等科研成果中加署基地名称。

        七、研究基地建设下一阶段的设想

        (一)通过三年建设对研究基地作为科研平台作用的认识和把握。

        (二)研究基地继续建设的思路与目标